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
| 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
主页 > 工作动态 >

辅导员育人故事(十六)|她的蜕变,我的答案

作者:主编 时间:2025-11-17 来源:未知

微信图片_2025-11-17_143512_351.jpg


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燥热,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抱着一摞书本,风风火火地撞进了我的办公室。她就是小希,说话时语速飞快,笑容里带着几分大大咧咧的爽朗,像一颗未经雕琢却满是活力的石子。那时的她或许不会想到,未来三年,这份爽朗会在时光的打磨中,沉淀出独当一面的沉稳,也让我对“育人”的意义有了更鲜活的注解。

初遇:那颗带着莽撞的“原石”

小希第一次主动找我,是为了竞选班长。她攥着皱巴巴的竞选稿,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说起想为班级做事的想法时,眼睛亮晶晶的,可话没说两句就忘了词,急得手忙脚乱地翻稿子。

我翻了翻她的入学档案,成绩中等,没什么亮眼的经历,但班主任备注里写着“热心肠,集体荣誉感强”。我笑着帮她把稿子理平整,跟她说:“竞选不用怕出错,把你想为大家做的事说清楚,比完美的稿子更重要。”她抬头时,眼里的慌张少了些,多了点跃跃欲试的光。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辅导员就像守着原石的人,要看到藏在莽撞下的潜力,等一个让它发光的机会。

打磨:在责任里褪去青涩的“棱角”

当选班长后,小希的“大大咧咧”很快显露出问题。收作业时漏记名单,班会流程没提前核对导致冷场,有同学提意见时,她急得红了眼眶,却不知道怎么回应。

我没急着批评她,而是陪着她梳理工作:1.把班级事务按“日常、活动、应急”分类,列成清单贴在笔记本上;2.每次班会前,提前找3个同学聊想法,再把流程过两遍;3.遇到同学有意见,先认真听,记下来再一起想解决办法。

有次班级组织秋游,她提前一周就拉着班委开会,从路线规划到物资准备,列了满满两页纸。出发前一天突降小雨,她连夜联系景区改期,还挨个给同学发消息说明情况。那天我在办公室加班,看到她抱着修改好的方案跑来确认,头发上还沾着雨丝,眼里却满是笃定。我知道,那些反复修改的清单、熬夜沟通的电话,都是打磨她的“工具”,慢慢让她褪去莽撞的棱角,多了份责任与细心。

蜕变:成为独当一面的“微光”

随着工作越来越顺手,小希开始主动“找事做”。她发现班里有同学跟不上专业课,就牵头组织“学习互助小组”,每天晚上在教室帮同学补知识点;系里要举办“毕业季招聘会”,她主动申请当志愿者,从场地布置到企业对接,忙前忙后毫无怨言。

大二那年,她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写思想汇报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东拼西凑,而是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写下对“责任”“服务”的理解。发展为预备党员那天,她拿着通知书来办公室,语气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促,而是沉稳地说:“老师,我知道这不是结束,是要更用心为大家做事的开始。”

后来,她成了我的“小助手”。新生入学时,她带着学弟学妹熟悉校园,耐心解答疑问;我整理班级资料时,她会提前把数据分类好,还能主动提醒我遗漏的细节。有次我生病请假,她代我开班会,把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会后还把班会记录整理好发给我,字里行间满是可靠。

余韵:育人路上的双向成长

前几天,小希拿着她的“优秀学生干部”奖状来分享,还带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满了三年来的工作心得——有第一次组织活动的手忙脚乱,有帮同学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还有对自己不足的反思。

她笑着说:“老师,要是当初没竞选班长,我可能还是那个毛毛躁躁的女生。”我看着她,想起初见时那个攥着皱巴巴稿子的姑娘,如今的她,站在讲台上发言时从容自信,处理班级事务时条理清晰,帮助他人时耐心温柔。

原来育人就像筑路,不用刻意铺陈华丽的砖石,不过是在学生迷茫时帮着理清方向,在他们犯错时陪着总结经验,在他们成长时为他们鼓掌。就像谢汶言,从一颗莽撞的原石,到逐渐打磨出光芒,最终成为能照亮他人的微光——这或许就是育人最好的模样:你陪她走过青涩,她陪你读懂教育的温度。

此刻办公室的窗外,夕阳正洒在操场上,远远能看到小希带着新生做破冰游戏,笑声清亮。我忽然觉得,这份育人的时光,就像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我们陪着学生成长,学生也用他们的蜕变,给了我们最珍贵的答案。


<< 上一篇:承古启新,庄王筑梦|2025级庄王班开班典礼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