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焦虑分成三类:
(1)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这是一种由于无力对抗来自外部环境对自我的威胁而引起的情绪状态,是对于现实中的危险或伤害的恐惧反应,此种焦虑与恐惧非常相似。例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考试、找工作问题时产生的焦虑,或一位病人面对即将进行的大手术而产生的焦虑。他们的焦虑,实际上是对即将面临的威胁(准确地说应该是可能的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害怕、担心情绪状态。这种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焦虑类型。
(2)神经性焦虑。这是一种在意识层面追溯不到的焦虑形式,它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本能冲动,导致我们不仅对具体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反应,并且对无关事物或情境也可能产生焦虑反应。这种令人不解的焦虑,在竞争激烈、压力过大的环境中经常出现。例如,些在长期高压下工作的白领,有时会莫名地感到焦躁不安,这些焦躁不安并没有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事物和情境。
(3)道德性焦虑。这种焦虑是指由子违背社会道德标准,由于羞耻感和罪恶感而诱发的焦躁不安的情绪反应,通常出现在社会要求与自己的表现不一致的时候。例如,在公交车上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小伙子坐在一个座位上,这时来了一位孱弱的老人,但由于小伙子自己刚动过手术不能让子,这时“尊老爱幼"的道德信条就给小伙子施加压力,焦虑就会产生。
另一位心理学家施皮尔伯格把焦虑分成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两类。
(1)特质焦虑。所谓特质焦虑就是人的焦虑特质,是指一种作为人格特质的焦虑。由于个体的人格特质差异,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产生焦虑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在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有些人因为性格比较内向、腼腆,就可能会出现坐立不安、脸红、心跳加快等焦虑情绪反应。这种焦虑就是典型的特质性焦虑情绪。
(2)状态焦虑。这种焦虑也可以称为情境焦虑,是由于某种情境而引起的较为强烈的焦虑情绪,当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这和前面的特质焦虑不同,特质焦虑强调的是一种人的不可分割的特质,强调的是焦虑的内在性,而状态焦虑则强调的是人在某个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焦虑,强调的是焦虑的外在性。例如,在盛大的会议上发言这一特殊情境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焦虑感,不管你是训练有素的政客还是初上讲台的学生,也不管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这种在特有情境下产生的焦虑,就是情境焦虑。
<< 上一篇:懂得进退,调节好你的自尊心
>> 下一篇:研究表明:跑步激发快感,有助于治疗抑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