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工作部
| 学生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
主页 > 心理论坛 >

谈追星心理

作者:主编 时间:2021-06-17 来源:未知

他没有刘德华的英俊,黎明的高大,郭富城的酷味,张信哲的清秀,他有的是一双小眼睛、憨憨可爱的笑容和深沉浑厚的歌喉。他就是我心目中的“歌神”张学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张学友,听了他深情演唱的歌,我的心就莫名地被它牵引着,那充满魔力的嗓音翱翔在广阔的音域中,有一种抚慰心灵的渗透力,我的心被一次次地震动了。我从来没有如此欣赏过一位歌星,他身上的一切不足都变得微不足道了……Jacky,I love you,你永远是我的唯一,没有谁能替代你。你是我心目中永久的歌神。

以上这段话写得情真意切,它突出说明一个问题:青春偶像崇拜好似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它会随着当事人对其偶像的痴迷而变得更加美丽。

据世界各地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研究表明,幻想性和浪漫性是青春偶像崇拜的两个突出特征,它们可使崇拜者对神化对其偶像的认识。具体地说,幻想性和浪漫性可使少男少女们对其偶像情思切切,为他们编织出一个个美好的梦幻;幻想性和浪漫性还可使少男少女们对其偶像浮想联翩,为他们谱写出最动人的故事。总之一句话,幻想性和浪漫性可使青少年对其偶像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依恋,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你眼底一丝光彩,抵得住千言万语”,什么是“你唇边灿烂一笑,就是我快乐源泉”。

那么,是什么心理因素导致青少年为其偶像编织出这样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呢?简单说来,这是因为偶像认知中“光环效应”(hallo effect)的结果。光环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提出,它指个人在敬仰他人过程中所形成的夸大了的社会认知。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它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有似“爱屋及鸟”的原理。久而久之,这种社会认知会使人对其偶像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把他(她)身上的一切都看得尽善尽美,即使他(她)有什么缺点,也会被淡化了。这个认知本质上就是一个制造神话的过程,它就好比在偶像的身上镀上一层又一层的金边,使其愈加金光灿烂,光彩照人。其结果,偶像的神话也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动听。

其实,偶像认知中的“光环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因为当我们特别喜欢一个人时,无论他(她))是爱侣还是偶像,我们都会自然不自然地多看重其优点,少看其缺点,甚至把缺点也看成优点。这既是爱的力量和盲点,也是偶像崇拜的力量和盲点。在此意义上讲,任何的偶像认知,都会存有某种程度神化和夸张。而没有这种神化和夸张,偶像也不会在其崇拜者心目中扎下根来。但这种神化和夸张一旦过了头,就可能会令自己晕头晕脑,令他人莫名其妙。

在此篇结尾处,让我们再看一段一个影迷写给自己偶像的一段献词:

你是一幅凝重的油画,斑斓的色彩未流于肤浅,你是深沉的;

你是一曲流行的民间情歌,有博大的情怀容纳古今的情愫,你是多情的;

可你不是一个虚无的梦,是实实在在的雷雨倾泻着你的真诚;

甚至你不是一首浪漫的诗,缪斯遗弃的孩子,却受到智慧女神的钟爱

这是一个名叫虚妞的女孩写给大陆影星姜文的话。不知你看了这段话,有何联想?有何感想?